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概况|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介绍--2025招生信息-掌上志愿

掌上志愿填报系统提供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最新情况介绍,包括:师资力量、宿舍食堂、奖学金、助学金、咨询电话,联系地址等相关信息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概况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诗歌之城——安徽省马鞍山市。学院前身为马鞍山联合大学,创办于1984年。2008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更名为“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2月,与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整合;2015年5月,马鞍山卫生学校并入;2019年4月,马鞍山网络大学(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马鞍山分校,现更名为马鞍山开放大学)并入。2021年12月,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获批认定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23年,学院获批为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获批与安徽工业大学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2024年,获批建设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4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智能制造专业群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百果园职业店长典型生产实践基地、信息化标杆学校)。

“十三五”以来,学院坚持“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定位,充分发挥“四校”资源整合优势,推进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质量同升,构建起以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高职与技工教育衔接贯通培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推进的办学格局,呈现出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学院先后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院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YB)优秀培训单位、安徽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等荣誉或称号。

学院现占地面积4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设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贸易、管理工程、应用外语、医学护理7个专业教学系和基础部(思政部)、网教部(电大)2个教学部。中高职专业50个、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437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37人,省市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工作室)10个,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2.2%。各类继续教育学生5000人左右,年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超过1.2万人次。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所有专业均开展有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以本市为主的长三角地区3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重点专业已构建“三引三出”“校企八共”“大师团队引领”“实境实品”“淡学旺工”“三段递进”等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获批认定为国家级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晓庄电商学院和合作企业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批认定为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获批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家、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实训中心)11家。

高度重视技能大赛。积极对接世赛、国赛标准,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师生在“烹饪”“平面设计”“增材制造”“CAD机械设计”“3D数字游戏艺术”等赛项中均获全省第一名。2023年9月,学院许文豪同学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增材制造”赛项金牌(第一名),实现我省该赛项金牌零突破,学院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分类招考(职教高考)、普通高考、五年一贯制、“3+2”、高职扩招、联合办学等多种招生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成才通道。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起“本地主体、省内补充、长三角辐射”的就业网络,优先举办本地企业专场招聘会,鼓励支持毕业生本区域就业。夏晓新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获批为省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连续四年有学生获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金奖(一等奖)。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保持在98%以上。2023年,高职毕业生本地就业落实率达36.61%。

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与创新创业教育。认真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聚焦省市重点、支柱和战新产业领域,面向在校学生、企业新录用员工、新生代农民工、退捕渔民、退役军人等各类人群,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及技能等级认定。创新创业学院获批为省级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一套课程体系、三项教育载体、一体项目孵化”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师生获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奖项55项,其中包括2016年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2020年首届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年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2年第三届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等。

积极推进合作办学。现建设有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马鞍山工业学校中职校区、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含山电子工程学校中职校区,重点在数控、汽修、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专业开展中高职“3+2”一体化办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分别设立现代远程教育马鞍山学习中心,多次获合作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学习中心”等称号。与德国职校合作开办数控专业“中德合作班”,人才培养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积极推进与韩国东义大学、韩国昌原文星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以及我国的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台湾修平科技大学等高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学生研学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视察,作出把马鞍山打造成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白菜心”的重要指示,饱含着对马鞍山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全市人民倍感振奋、欢欣鼓舞。“十四五”及今后时期,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建成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打造实现多层次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学校,为马鞍山加快建设“七个强市”,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4年3月更新)

基本属性

创办时间:null

资讯电话:0555-2753032

官网地址:https://zsb.mastc.edu.cn/ https://www.mastc.edu.cn/

联系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霍里山中路328号

师资力量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432人。其中专任教师282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17人,双师型教师163人,博硕士学历教师119人。现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和省级培训师10名,省级教坛新秀1名、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1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6名、市“十大优秀青年教师”2名 ,省市级专业带头人7名。

数据统计

男女比例:

女生比例:48%

男生比例:52%

宿舍条件

食堂

学院共有教工餐厅1个,院办学生餐厅1个,经营性餐厅1个,还有近20家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餐馆供学生选择等。学生食堂总面积4000余平米,学生人均餐厨面积1.28平米,完全能够满足学校师生的餐饮需求。各餐厅基本都实现了“管理科学化、售饭微机化、食堂餐厅化、炊具不锈钢化”。通过转换机制,扩大服务,强化管理,增强了办伙的活力和实力。目前,各餐厅已形成了一个高中低档配套、中西菜点、南北风味、大众小吃种类齐全、各具特色、就餐环境幽雅、就餐方式快捷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饮食服务网络。总务处在管理上要求各餐厅充分利用采购量大优势,尽量从产地、厂家直接进货,减少中间环节,坚持货比三家,坚持质量第一、价格第二的原则,严把“食品安全”第一关,确保我院师生吃的安全、营养、健康。总务处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始终坚持政治学习,廉洁勤政,团结和谐,艰苦奋斗,以“三服务,两育人”为指导思想,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实现平安和谐校园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总务处近几年以来,在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处同志紧紧围绕学院工作大局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工作。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根本宗旨,树立“节约、快速、规范、高效”的后勤形象,按照“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的工作方针,对各服务职能岗位实行目标管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使后勤服务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树立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把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作为后勤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推进“和谐型后勤、学习型后勤、节约型后勤、创业型后勤、创新型后勤”建设步伐。目前,全处同志围绕学院发展的总体思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积极工作,努力为全院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学院事业的改革发展作贡献。

宿舍

目前,学院有5栋标准化学生公寓,可供4600多人入住,房间整体布局合理、宽敞明亮,每间宿舍都有单独的卫生间、盥洗间,配有书架、书桌、储物柜、风扇以及宽带网络、电话等设施设备。附近有自动取款机、电信、邮政、移动、联通、文化用品店、超市、书店、医务室、食堂等各类服务设施为同学们在校生活提供方便。收费标准为8人间600元/年,6人间为800元/年。

奖助学金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宿舍,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食堂,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奖学金,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