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志愿填报系统提供安徽大学最新情况介绍,包括:师资力量、宿舍食堂、奖学金、助学金、咨询电话,联系地址等相关信息
安徽大学坐落于素有 “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 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 “双一流” 和 “211 工程” 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1928 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了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几经易址,于 1956 年迁建合肥,1958 年 9 月 16 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 “安徽大学” 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安徽大学办学近百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秉承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 38 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 “排头兵、领头雁”。
学校现有磬苑、龙河、史河路和泗州路 4 个校区,另租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蜀山校区、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金寨路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3.91 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 391 万余册。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 11 大门类,拥有 2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 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 / 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 8 个学科进入 ESI 排名全球前 1%(4 个学科进入前 3‰)。
学校坚持 “人才强校” 战略,现有教职工 336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2437 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 1142 人;实质双聘院士 4 名;全职引育 “国家杰青”“万人领军” 等国家级领军人才 73 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 “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等地方领军人才 523 人次。
学校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设有 32 个学院,91 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 49 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 2 位),18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 1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 1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 27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建有 39 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下课程数居全国高校第 10 位)、2 个国家级和 43 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 个国家级和 9 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 31321 人、博硕士研究生 14199 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 35% 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 2200 余项,位列全国 “双一流” 高校第 63 位,毕业校友获得 “国家杰青” 数位居全国高校第 29 位。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 “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 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 17 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 38 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 “卡脖子” 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23 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39 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位居省属高校本级首位;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 46 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 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该校位列第 54 位;软科 “双一流” 高校教学实力排名,该校位列第 69 位。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与安徽省 16 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并与众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是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学校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 50 名,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 “高校智库百强”,连续 10 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 3 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 2023 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8 项,居全国第 28 位。学校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 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 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发布二期最新研究成果《论语》中两篇重要文献;《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12 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 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 39 所)。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 152 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由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
以上数据更新时间为 2024 年 5 月。学校的具体情况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建议关注学校官方网站以获取最新信息。
创办时间:null
资讯电话:0551-3861666、3861777
官网地址:https://www.ahu.edu.cn/
联系地址:磬苑校区: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龙河校区:合肥市肥西路3号
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00余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0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名,入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8名,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4名,入选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4名,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9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2名,入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9名。
女生比例:36%
男生比例:64%
读研比例:32%
食堂
食堂:11个学生食堂和1个清真食堂
宿舍
宿舍:四人间(带卫生间),空调,电话宽带入室
安徽大学,安徽大学宿舍,安徽大学食堂,安徽大学师资,安徽大学奖学金,安徽大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