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志愿填报系统提供哈尔滨师范大学最新情况介绍,包括:师资力量、宿舍食堂、奖学金、助学金、咨询电话,联系地址等相关信息
哈尔滨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是黑龙江省教育、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2年1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项目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肇始于1929年创办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1947年更名为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后经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1—1956年)、哈尔滨师范学院(1956—1980年)等重要发展时期,1980年定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思政引领和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大力弘扬以“无私奉献、知行合一、务实进取、教育为公”为核心要义的“行知精神”,以“敦品励学、弘毅致远”为主旨的校训精神和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的从师准则。学校先后获批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5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先后获得“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哈尔滨市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31.3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2亿元。建有以校史馆、文博馆为核心的四馆一体的展览中心。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1200余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学校设有25个学院,80个本科招生专业,建有一批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群)和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校具有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体系,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5个,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2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500强。在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遴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6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世界史、数学、物理学、生物学4个学科入选培育学科(基础学科),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入选培育学科(急需空白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坚持教育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点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多个国家级重点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地理科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俄语、音乐学等1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教育技术学、美术学、体育教育3个专业完成进校考查工作。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3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获批国家级、省级新文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教学改革成果奖百余项。
创办时间:null
资讯电话:0451-88067377
官网地址:http://www.hrbnu.edu.cn/
联系地址:松北校区: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 江南校区: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36人,教授、副教授108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54人。学校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共66人,有“龙江学者”、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级名师、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共63人。
女生比例:68%
男生比例:32%
读研比例:8%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宿舍,哈尔滨师范大学食堂,哈尔滨师范大学师资,哈尔滨师范大学奖学金,哈尔滨师范大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