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志愿填报系统提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最新情况介绍,包括:师资力量、宿舍食堂、奖学金、助学金、咨询电话,联系地址等相关信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七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2022年两次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3年获批成为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
学校下设16个学院、12个附属医院(4个直属)、1个中医药研究院、1个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31个教学医院和78个实习基地。设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等4个学科门类。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46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32人、硕士研究生3854人、本科生15747人、留学生135人。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中心1个、重点研究室3个、三级实验室10个;有黑龙江省工程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1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个;有科技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1个。曾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4332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及课题5项、863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88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医药国际贡献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校培养的博士撰写的学位论文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5.54亿元,有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超高分辨质谱仪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方剂配伍规律、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国家重大疫情中西医结合救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是黑龙江省首家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的中医院,为全国首批现代化中医院建设单位。附属第三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原隶属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转隶,2022年9月医院转型升级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第四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原隶属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2019年6月转隶,是集公益性、综合性、示范性职能为一体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在着力打造以康复特色为引领的新型现代化中医医院。四所附属医院现有床位5300余张,有国家重点专科29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41个,年均门诊量150万人次,树立了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旗帜,为保障龙江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4228人(校本部837人),有专任教师1400人,博士生导师136人,硕士生导师65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5个。
学校建有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材GAP研究中心,现为“省医药工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以清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核心,规划建设的“中国北药园”项目,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获批第七届中药学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单位,连续两届获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获聘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还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和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历教育资格,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长期国际合作项目140项,接受国外来访学者500多人,培养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000多人。学校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世界首家中医孔子学院多次被教育部、国家汉办评为“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
学校多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举办“中俄生物医药论坛”,并联合发起成立中俄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学校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创办全球首家传统医学研究院;与美国中药联商会合作创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的机构。学校还被确定为中国-匈牙利两国政府项目“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秉承“勤奋、求真、博采、创新”的校训精神,以弘扬中医药精华,造福人类健康为己任,以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为依归,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拼搏奋进!
(数据更新时间2024年3月31日)
创办时间:null
资讯电话:0451—82193455、82193477、87267011 87267012、87267013、87267014、87267015
官网地址:https://www.hljucm.net/
联系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3184人(校本部11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887名,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375人,有45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医大师1名,国家教学名师3名,全国先进工作者2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巾帼建功标兵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6名,现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教学团队3个,省教学团队5个,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7个。
女生比例:58%
男生比例:42%
读研比例:13%
宿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公寓共有10栋大楼,总建筑面积10,9504万平方米,为全校9806名学子提供住宿服务。学生公寓多年被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评为示范公寓,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目前本科生6人一室,硕士生4人一室,博士生2人一室,学校统一定期换洗床上备品。学生公寓是育人的重要阵地,是展现学校精神文明风貌的重要窗口。学校对公寓的建设、改革、发展十分重视。自2001年起,学校投资大量资金新建学生公寓6栋,(其中一栋为24层高的公寓,)极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环境和服务设施。学生房间内设置了IC卡式电话,公寓楼内设置学生自习室。公寓部把规范的服务作为公寓服务的目标,要求公寓员工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亲情的服务,倡导住宿学生养成文明、健康、友爱、进取的和谐氛围。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我们要真正全方位的做好学生公寓内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现在学生公寓已成为学生休息、学习为一体的现代化住宿场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宿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食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师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奖学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