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志愿填报系统提供首都体育学院最新情况介绍,包括:师资力量、宿舍食堂、奖学金、助学金、咨询电话,联系地址等相关信息
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体育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建校66年来,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10余万名高层次体育人才,是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支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在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连续两年稳居全国第三位。2021年6月,依托首都体育学院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获国际奥委会和中编办批复,成为世界上第三所由国家政府决定成立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第一个人文知识遗产。学校现有蓟门校区、知春路校区和凤凰岭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80亩。拥有大学生体育馆、游泳馆、田径馆、滑冰馆等14个体育场馆共计6.3万平米;拥有体医工精准组学实验室、运动心理与脑科学创新中心、心肺功能与运动康复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运动营养与恢复实验室、体育人工智能实验室、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实验室、运动机能服装研究中心、5G+4K超高清演播中心等1.2万平米集中教学科研平台,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1.33亿元,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训练条件保障。学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围绕竞技体育水平提升开展科研攻关和训练服务保障,累计助力国家队获得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79项、亚军39项。东京奥运周期,学校2名教授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备战科技助力专家组,负责训练监控和体能训练。多支科研团队师生常驻国家队,助力射击射箭、田径、蹦床等项目斩获奖牌18枚。北京冬奥周期,学校“冬奥会、冬残奥会冰雪项目科技服务团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心理服务团队”等全力投入备战,助力中国花滑双人滑夺得北京冬奥第9金,为冬残奥越野滑雪、冬季两项、轮椅冰壶国家队取得12金8银11铜的优异成绩保驾护航。举全校之力助力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办赛”。选派优秀教职工参与高水平裁判员选拔与培养,34人入选赛时竞赛官员(NTO)名单,多人承担竞赛长、裁判长、竞赛办公室主任等核心岗位工作。积极承接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冬奥会转播培训实习项目(BTP),43名入选学生在13个场馆参与赛事转播,赛时服务总时长达到9100小时。学校自主研发的越野滑雪裁判辅助系统应用于冬奥赛事,获国际雪联高度赞誉。联合多家机构,将北斗精准时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冬奥会,依托延庆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建设奥运科技应用示范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以来,学校共派出科技服务保障团队、竞赛官员团队、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官方总结报告撰写团队、学生志愿者、赛时演职人员等近700人,学校2个集体、3名个人受到全市表彰。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先生赛时给我校回信,对我校在冬奥服务和奥林匹克教育工作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创办时间:null
资讯电话:010-82099007
官网地址:https://www.cupes.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市北三环西路11号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足、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截止2014年学校共有上级批准立项15个“学术创新团队”,42人入选各级人才项目;4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全校比例达53%,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全校比例达84%。
女生比例:34%
男生比例:66%
读研比例:14%
首都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宿舍,首都体育学院食堂,首都体育学院师资,首都体育学院奖学金,首都体育学院电话